婚姻是人生的必选项吗?

最近挺忙,之前收到粉丝互动也较少,动力不足,停更了一段时间。 前天收到觅友的私信,非常好的问题: 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婚姻(或者伴侣)是人生的必选项吗?为什么呢?如果是必选项但又很难解,是什么支撑一个人坚定地寻找那个人而不放弃呢? 这里有个概念不太清晰,这里所指的“婚姻”是“找到合适的伴侣”还是“一纸婚约”​。看起来应该是前者,方便行文,这里不​作区别了。 首先,婚姻不是人生必要的组成部分,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选择。你的周围肯定有单身一辈子的长辈,可惜大家在说起他时往往不会有特别正面的评价。但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这些长辈可能活得非常开心,仅仅不足为外人道也。举个明星的例子,俞飞鸿,她认为单身与否对她来说完全不是个问题,两个人相视无言的感觉比一个人的孤独更加悲伤。 虽然婚姻不是必要的,但却是绝大多数人的最优选择。每个人的情况有不同,对生活的态度和婚姻的需求程度也不同。作为普通人,找到最合适的人相伴,两人互相扶持,互相提供精神价值,是最稳妥的方案。如果自己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那么就考虑好如此选择可能带来的问题:买好保险,想清楚养老方案,是否​要领养孩子等等。剩下就是享受一个人的时光​,无论哪种选择,都没有免费的午餐,总是有失有得​。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独身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以前认为是很大问题的问题将来也不成问题。​ 至于是否要坚持寻找那个人,完全可以听从自己的内心,前面已经说了,这不是必选项。不必被社会上大多数的声音所困扰,焦虑更大可不必。先把自己一个人的生活过好,再考虑如何建立亲密关系。大家都是成年人,自己想清楚要的是什么更重要。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如果寻找爱人这件事本身让你不开心,那就要重新思考这件事本身的意义。更不谈很多盲目走进婚姻的人并不都过上了幸福生活。和不合适的人在一起过日子只能是凑合,一地鸡毛。 最后,用《围城》中最经典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2022-08-08 · 1 min · 觅桃君

我们的内心是如何选择伴侣的?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选择另一半的过程中,需要理解我们是如何选择伴侣的。今天,觅桃君带大家看看《亲密关系》一书中对​此的看法。 01 要想拥有成功的亲密关系,我们自然应该追求更有可能接纳我们的伴侣。实际上,大多数人也是这么做的。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寻找未来的伴侣时,大多数人会用下面的公式来衡量自己对他人的实际兴趣,以及接近伴侣和建立亲密关系的可能性。 对未来伴侣的期望值 = 伴侣的长相吸引力 * 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 如果其他条件相同,长相越好,人们对TA的期望值就越高。算术谁都会做,如果有人喜欢我们,但却很丑,这样的人可能并不是我们约会的首选对象。反之,如果人有长相非常俊美但对我们并没有很大的兴趣,我们也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 最吸引人的伴侣是长得还过得去,也很有可能接纳我们的人(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他们还不足够漂亮)。 02 我们期望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与自己的适配价值,或者说作为伴侣的综合吸引力有关。高适配价值的人,有很多追求者,因此他们能坚持自己对另一半的高要求,并往往可以达到目的。但如果他们高估了自己的价值,盲目自信,就会不断地被人拒绝。所以他们可能会重新调整自己的预期,并再次估计潜在对象接受自己的可能性。 被人接纳和拒绝的经历会教会我们在寻找新的恋情时所应有的期望。在不确定他人是否会接纳自己时,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冒被拒绝的风险。因此,我们更可能与愿意接纳而不是拒绝自己的人接近。 最理想的另一半是那些挑剔讲究的恋爱对象,他们并非来者不拒。比如,在八分钟约会时,急于与遇到的每个人都约会的人与那些更有分辨力更挑剔的人相比,配对成功的次数会更少。对每个人都说yes的人,人们回馈的yes却没几个。而只对有选择的少数人表现出兴趣的人,他们则对这些挑出的对象充满吸引力。 03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故作清高”的应用。因为人们都愿意被他人喜欢,装做冷若冰霜却只对某个人略微有点兴趣,这是一种“高级”的吸引人的方法。就是说一味故作清高并没什么用,真正有用的是选择性地故作清高。即除了对你有兴趣的对象之外,其他人想要得到你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那些能拒绝大多数人却又能接受我们的人,才是最有吸引力的。

2022-05-21 · 1 min · 觅桃君

为什么总觉得相亲对象怪怪的?

有过相亲经历的同学肯定会感受到相亲对象与朋友感觉的不同。一般来说,对相亲认识的朋友大家的抵触心理会比较强,总觉得说不来哪怪怪的。本质上,这种感觉是由于相亲认识与自然结识的过程区别很大。觅桃君带你了解一下人际关系建立的一般过程。 01 一般来说,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情感卷入和交往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往双方通过采用自我暴露的方式来增加相互间的接纳性和信任感。自我暴露水平越高,表明人际关系交往水平越深。 根据交往双方的情感卷入水平、自我暴露水平的不同,奥尔特曼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为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感情交流阶段和稳定交往阶段四个阶段。 定向阶段 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和初步沟通等心理活动。 情感探索阶段 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双方沟通也越来越广泛,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也逐渐增加。人们的话题仍避免触及别人私密性的领域,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基本的方面。 感情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个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此时的人际关系安全的安全感已经确立,谈话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等许多方面,就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稳定交往阶段 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加广泛深刻,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 02 了解了一般情况下朋友关系的建立过程,就不难理解相亲过程与此过程的巨大差异:上来就自我暴露过多,甚至涉及到对方的私密领域。 一般来说,相亲之前通过红娘大家就知道了对方的一些基本情况。在头几次见面的过程中,自然希望针对一些特定的方面有着更深入和细节的了解。但此时双方并没有建立足够的信任,还处在情感探索的第一阶段,就开始讨论一些第三阶段甚至第四阶段的问题,肯定会让对方感到不适。对方一定会想:这个人怎么这么讨厌,为什么总问我这些私密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提问方往往不会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因为在已知对方许多信息的情况下,心理上会自然认为大家已经很熟悉了:“我们已经处在第三阶段了。” 这种感受有点类似于你每天都看一个主播的直播,会让你觉得好像已经很了解他,于是在见面第一次时就好像见到了老朋友,但这个主播会觉得莫名其妙,因为他对你还一无所知。 03 本质上,在相亲过程中对这些内容的讨论并没有错。既然是来相亲,那么大家的目的性就很明确。见面的目的就是了解更为详细的信息,以及是否双方都对对方有意。只是需要很好地平衡聊天话题的隐私度,至于可聊的话题,可以​参考:相亲聊天有哪些令人愉悦的话题? 自然结识的朋友,往往是有着共同的背景或共同的兴趣爱好,比如在学校、公司或兴趣班中认识。大家会在一次次的见面过程中不断加深了解,从关系的第一阶段发展到第四阶段。 亲密关系的建立过程也应该符合这个客观规律。所以,觅桃君希望大家很好地认识这个相熟的过程,并且在相亲过程中尽量让它与自然结识的过程贴近,那么这种不适感也就会​减轻许多。

2022-05-17 · 1 min · 觅桃君

什么因素影响两人互相吸引?

在芸芸众生中,到底什么因素会令两个人互相吸引?你的心仪对象又是否合适?觅桃君带你们看看爱情心理学中相似性和邻近性的应用。 相似性 “同性相吸,异性相斥”,还是“同性相斥,异性同吸”?学者普遍认同前者,认为相似的人比互补的人更容易互相吸引、成为情侣。研究指出,相似的性格特质、兴趣、人生观,都是令两个人互相吸引的重要因素。而且,价值观、政治取向和宗教信仰的相似度也会影响双方的吸引力。的确,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人更容易有共同话题并发展关系,在生活上也较能培养出默契、互相配合,且较少机会面对冲突和争执。 心理学的配对假说(Matching Yypothsis)提出,我们大多倾向和吸引度相近的人在一起,例如是外貌方面。平凡的人大多觉得男神和女神高不可攀,很少能够大胆接近并发展出情侣关系​。就如“神徒”或许会觉得“教主”是一个仰慕或崇拜的对象,虽然会有一点恋爱的幻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始终会保持距离,正如新歌《不可爱教主》那样。俗话说得好,“木门对木门,竹门对竹门”,其实也是有学术研究支持的。学者提出的“同质偏好”,就指出人倾向和自己社会背景相似的人交往并发展关系​,例如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社会地位等等。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但值得提到的是,我们认知上的相似性(Percieved Similarity)比实际上的相似性(Actual Similarity)更为重要。即双方主观上觉得对方跟自己有多相似,是更能影响一段关系​中的吸引力。一个关于快速约会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参加者在认知上觉得他们和对象愈相似,数据就能够反映他们对对象有愈高的好感度。现时的交友App也利用了这种心理倾向,告诉用家他们和某个建议对象有一些共同点,以提升他们接受配对的意欲。单身的你可以试试和对方发掘共同点。如果对方乐意,也可以和他们建立共同兴趣或目标。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迥然不同的人也有可能成为情侣,惟心理学上历来没有足够的相关研究支持。虽然互补型的关系可以鼓励我们接触更多新事物、新想法,带来刺激感和新鲜感,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找一个和自己相似的伴侣较有助发展长远关系。 邻近性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倾向喜欢自己熟悉的人事物。相关的心理现象名为“多看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指如果一个现象愈常出现、愈常被我们的看到,我们就愈会喜欢它。 不少学者研究过“多看效应”,例如Moreland and Beach (1992) 在他们的实验中安排了四位年龄和外貌相约的女士到一间大学课室上课,其中出席次数最多的一位,都被其他同学认为最吸引。另一个研究也发现,在大学城宿内,比起住在其他楼层的学生,住在邻房的学生更容易成为朋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起以前中学的邻座?或许你们一开始只是点头之交,但你们很快就会一起亲吻,一起去厕所,一起吃饭⋯⋯又或者你用交友App约对象出来见面时,有没有试过第一眼看对方时感觉普普通通,但在数次约会聊天后觉得对方也不错,好感度增加了?这就是“多看效应”的作用。 学者认为“多看效应”和演化心理学息息相关。人倾向对未知事物感到恐惧,但当我们对该事物感到熟悉时,就会有更多安全感,并产生正面观感。当面对人时,我们倾向把熟悉的人视为内群体——自己人,并且把不熟悉的人视为外群体——外人。而且,“多看效应”早在我们婴儿时期就出现。一项研究在实验中发现,比起第一次见的人,婴儿更容易对曾经见过的人展露出笑容。我们和某些人见面的次数愈多,就能掌握愈多关于他们的信息,认知到对方对我们无害。演化心理学家认为其中产生的安全感是令我们倾向喜欢较熟悉的人的原因之一。 可是,“多看效应”始终有它的限制。如果我们第一次和某些人相处时已经因为某些事而十分讨厌他们,“多看效应”未必能发挥其作用。毕竟,我们对一个人产生正面或负面观感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我们特别讨厌从事某个职业的人,那无论他们在电视、网络上出现多少次,我们都仍会因为他们卑劣的行为而感到厌恶。

2022-05-15 · 1 min · 觅桃君

两代人眼中相亲的冲突与矛盾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沛楠 原标题:相亲不该成为两代人自说自话的“罗生门” 近年来,年轻人的相亲方式新变化,吸引着媒体和公众的目光。新型相亲平台与日俱增,曾经的媒妁之言变成了互联网中的各个细分市场;相亲节目层出不穷,各大电视台和数字平台似乎也找到了吸睛的“收视密码”;在一些大城市中,每到周末便热闹非凡的相亲角,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年轻人对相亲这种传统形式并不买账,甚至还会抵触与抗拒。他们对此有所排斥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过于看重外在条件的相亲文化,使得相亲逐渐演变成对财富、学历和家庭背景等的衡量。这一过程,使很多人都觉得相亲一点都不浪漫,缺乏培养感情的基础。另一方面,相亲过程中,两代人在婚恋观念上的差异也凸显出来。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年轻人为了躲避父母催婚而不敢回家,甚至因这些问题与父母谈崩、使亲子关系降至冰点的状况。 虽然相亲并非新鲜的话题,但当越来越多95后、00后进入相亲市场,传统的相亲文化开始出现变化。通过相亲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也投射出代际间关于亲密关系和家庭观念的差异。 无论是在农业社会的血缘宗族结构,还是工业社会的核心家庭结构中,家庭始终兼具情感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双重角色。不少老一代人常挂在嘴边的“凑合搭伙过日子”的逻辑,暗含着他们的一种潜在认知:家庭的本质,更多是一种经济社会关系的结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年轻人对于精神生活有了更高追求,希望跟另一半有更多灵魂和情感上的共鸣,而绝不只是“搭伙过日子”。对比各大公园的相亲角和面向年轻人的新型相亲平台,不难发现:父母更热衷于参加的相亲角,是用“学历+收入+资产”等标准,精准量化每一个个体,从而追求利益层面的精准匹配;而新兴相亲平台的参与者,则更愿意展现爱好、个性和生活愿景,希望寻找到“三观一致”的伴侣。 在《中国式相亲》《新相亲大会》等近几年热播的相亲类综艺中,不少都会邀请父母甚至祖辈亲人参与相亲过程。节目中,一些父母不仅“越俎代庖”地替子女选择潜在的相亲对象,还会搬出自己的人生经验作为论据。当嘉宾在学历、收入和工作类型中存在长辈眼中的“硬伤”时,争论甚至冲突就不可避免。 这类现象就凸显了两代人之间的核心矛盾。与父母相比,年轻人成长在经济富足、社会开放且个体意志得到释放的时代,婚姻和家庭关系已经不再是个体社会化中的必然阶段。美国社会学家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一书中,就揭示了年轻一代在家庭观念层面的激烈变革。对于情感和精神层面的诉求,使得他们对于进入亲密关系和婚姻会存在更多理想的期待。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年轻人的父辈大多出生于上世纪60至70年代,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压力,使得他们在经验层面更多会从利益衡量和价值匹配的角度,谋划子女的婚姻和家庭关系。在这一代人看来,家庭作为利益共同体和避风港的地位还是牢不可破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相亲在两代人之间的冲突绝非一道简单的“是非题”。“可计量”的相亲或许能带来生活的保障,但却不保障情感的满足;罗曼蒂克式的相亲呈现了鲜活的个体价值,但在亲密关系走向深入时,仍然不得不面对社会现实的挑战。围绕这个问题产生的冲突和争论,投射的是不同代际、不同群体对于“何以为家”的差异化理解和期待。 这份理解和期待关乎面包,也关乎理想。一边是饱经社会打磨的父母,一边是踌躇满志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如果一味固执己见、缺乏沟通,那么他们在相亲这个问题上,很容易变成自说自话的“罗生门”。但两代人若能尝试跨越自己的时代和经验局限,在移情与共情的视角下理解对方的诉求和想法,也许会让相亲这个过程变成代际沟通的一座桥梁,推动两代人达成“何以为家”的共识。

2022-05-15 · 1 min · 觅桃君

高端相亲中的学历困局

来源:城市导报 作者:杨朝清 原标题:“985相亲圈”择偶“唯学历”很可能会一叶障目 就读或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院校,学历高、收入高、家庭好、工作稳定……这是大多数“高学历限定”相亲平台的嘉宾画像。常春藤优先、211乃至985成为最低门槛,在“高端限定”的相亲局里,人们更容易收获爱情吗? 不同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意义之网”,也有着不同的择偶标准。体制内相亲群、同户籍相亲群、“985相亲圈”……相亲圈层化、精准化,成为一些年轻人及其父母的一种利益诉求。为了达到目标,人们热衷设定各类门槛来实现“去粗取精”,在精心圈定的圈子里挑选相亲对象,避免“漫天撒网”。 “985相亲圈”追求的是一种门当户对的阶层内婚恋,它表面上是限定相亲对象的学历,实际上却隐伏着精打细算。虽然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阶段过渡到大众化、普及化阶段,但能够考上985院校的确属百里挑一;在就业市场,985院校毕业生更受青睐,更能找到含金量高的好工作,未来可期。而那些毕业于常春藤名校的相亲对象,大都不仅有着光鲜的学历,还有着不错的家境,自然是受欢迎的“香饽饽”。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一些人存在着婚恋焦虑;找一个拥有常春藤、985名校学历出身的知识精英,能够给他们一定的安全感。在文化资本转化为财富资本和社会资本不断加速的今天,不少知识精英过上了有品质的美好生活;这一切,都加速了婚恋圈层化,“985相亲圈”只是一个缩影。 然而,用学历筛人固然简单快捷,却难免会“失准”。例如:本硕都毕业于国内顶尖名校,但有可能会是沉湎于玩游戏的“巨婴男”;从海外名校学成归国的“寒门骄子”、众人眼中的“学术新星”幕后却是“家暴男”。在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学历高的人,他们看上去是理想的相亲对象,进入婚姻之后却被对方发现在性格、人品、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问题和缺陷,最终导致家庭矛盾冲突不断,婚姻解体。 在婚恋一事上,学历是一个参考因素,却不能让学历“一俊遮百丑”。学历出身好只意味着相亲对象在某一领域取得了成功,并不意味着他一定就是理想的婚恋对象。如果陷入了“唯学历”的窠臼之中,很可能会自食其果。“985相亲圈”打着爱情名义精打细算,可能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婚恋并非简单、冰冷的计算,而是会融入情绪情感、价值观、生活方式、原生家庭等复杂因素。在一个盛行印象管理的时代里,看上去充满吸引力和诱惑力的相亲对象,或许并没有那么美好。“985相亲圈”简单粗暴地用学历标签将相亲对象进行区分,在婚恋中会错过不少机会;更为关键的是,对相亲对象需要多元综合评价,“唯学历”很可能会一叶障目。

2022-05-13 · 1 min · 觅桃君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 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 在找对象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求而不得的情况。俗话说得好:“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亲密关系》第三章“障碍:得不到的就喜欢”有如下分析: 心理抗拒理论认为,如果人们失去行动或者选择的自由,会奋力争取重获自由。因而,如果我们面临失去某种事物的危险时,我们可能反而想得到更多。 这一原理显然会影响我们对亲密伴侣的感情。在未婚的青年男女身上,研究者有时会观察到一种有趣的行为模式,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父母越是干涉子女的恋爱自由,他们彼此之间就会越加相爱。这或许不仅是简单的相关;久而久之父母的干涉对年轻恋人日益增加的狂热之爱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你爱的只是想像中的对方 得不到这件事情本身就意味着你无法对对方有充分的了解。在仅有几面之缘的接触中,大概率你只关注到了TA表面的优点,比如外貌和幽默。 越是得不到的人,越是在你的幻想中完美无缺。这一点有点类似口罩美女,想必大家都有如此经历:看到一个戴着口罩的帅哥美女,偶然机会摘下口罩后令你大失所望。原因在于你脑补了TA完整的面容,跟你想像中完美的对方是同样道理。 人无完人,完美的关系需要时间去磨合和经营。凡事皆围城,看似完美的对象在后期相处的过程中未必有那么顺滑,所以不必纠结错过了TA。 稀缺原则与打烊效应 “稀缺原则”(Scarcity Principle)是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Robert Cialdini提出的,意即当某件事物非常稀缺、难以获得的时候,人们会觉得这件事物更有价值,更想要获得它。“稀缺原则”原本被用于解释商业促销行为,比如用“孤品”、“限量版”、“VIP专属特权”等标语来吸引客户购买。 稀缺原则在吸引力中的典型应用是“打烊效应”。当一个酒吧快要关门而你依旧形单影只时,你会觉得那位潜在的对象越发具有难以抵抗的吸引力。有研究发现,当时间不多,酒吧内还未找到玩伴的人会觉得可约的异性比当晚早些时候更好看。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印象中最好的TA,总是那个曾经错过的人。美好的初恋,懵懂的暗恋对象等等,最好的结局,莫过于相忘于江湖。若是多年后再见,怕只能使当年的美好幻灭。 向前看最重要 有人可能会建议你再努力一把,觅桃君的建议:可以,但没必要。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 世间男女千千万,适合你的肯定不止这一个。觅桃君不是劝诸位当渣男渣女,只是说心可以放宽些,眼光可以放长远些。 了解心理学中的稀缺原则与打烊效应,希望能让你对过去更容易释怀。 如果没有努力过,那么遗憾在所难免。但对于努力也得不到的TA,又何必久久挂念?相信觅桃君,总有一个TA是与你互相倾心的。

2022-05-13 · 1 min · 觅桃君

男女两性期望的理想伴侣

相亲的本质是希望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所以我们需要理解双方对对方的期待到底是什么,又应如何提升相应的吸引力。今天觅桃君就带大家读读《亲密关系》之中如何解释“男女两性期望的理想伴侣”。 前面我们曾谈到,男女两性对伴侣的长相吸引力和收入水平重要性的认识存在差别。然而,希望这些结果不会误导你,因为尽管存在这些差异,男人和女人对亲密伴侣一般都要求同样的品质。我们来仔细看看男人和女人在亲密关系中期望得到什么。 在世界各地,人们评价未来的伴侣有三条基本标准。如果可以选择,大多数人都期望伴侣有以下的特点: 热情和忠诚,值得信赖、亲切友善、给予支持、善解人意; 吸引力和活力,长相俊美、性感、外向; 社会地位和资源,经济宽裕、生活安心。 所有这些特点都是值得拥有的,但它们并非同等重要,其优先性取决于我们追求的是较随便、短期的露水恋情还是忠诚持久的浪漫爱情。 男女两性对短期性伙伴的要求,远不如对长期伴侣的要求部么挑剔。比如,在偶尔的风流韵事中,两性都能接纳在智力、热情和收入水平上比较低的性伙伴,但要做夫妻显然要求要高得多。尤其是女性在仔细考虑短期的情人时,只要情人有强壮的肌肉、性感、“能引起性激动”就可接受,不太亲切、可靠或通情达理都不太要紧。 但女性清醒地意识到些充满魅力、富有男子气概的男性可以是令人无法抗拒的好情人,但常常不见得是能托付终身的好丈夫。女性挑选丈夫,更看重良好的品格而非英俊的外表。她们在思索持久的亲密关系时,更看重热情、忠诚、社会地位和经济资源标准,而不是外表吸引力和活力标准。如果不能拥有所有这些特点,普通的女性更喜欢友善、体谅和富裕(不要求特别英俊)的男子,而不是英俊但贫穷,或者富有、英俊但冷漠、不忠的男子. 男性的优先性则不同。和女性相同的是他们也看重热情和忠诚,但不同的是,在长期亲密关系中,他们更看重吸引力和活力而非社会地位和经济资源。普通的男性更喜欢没什么金钱、友善、漂亮的女子,而不是有钱但爱抱怨或温柔但丑陋的女子。 当然,我们在找寻亲密伴侣时,对这些标准的要求往往不得不折中。要找到并嬴得完美的伴侣来满足我们所有的期望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我们坚持要求自己的伴侣既要友善、体谅,又要非常俊美,还要富有阔绰,我们很可能会长期处在失望和沮丧中。所以,在评价未来的伴侣时,男人往往首先确保女友至少有普通的长相,然后再来寻找尽可能多的热情、友善、诚实、坦率、稳定、幽默和智慧等等特征。绝世容貌是男人所渴求的,但不如高水平的热情和忠诚重要(社会地位和经济资源屈居第三位)。女人往往首先确保男友至少有点金钱和前途,然后再来寻找尽可能多的热情、友善、诚实、坦率、稳定、幽默和智慧等等特征。金钱财富是女人所渴求的,但不如高水平的热情和忠诚重要,长相排在第三位。 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的行为表现类似,和异性恋的男女一样期望相同的事。虽然上面给出的研究结果都是在美国获得的,但世界各地的人们表现都是二致的:对全球218000名互联网用户的样本调査发现,他们在追求亲密伴侣时最注重的四个特征分别是智慧、幽默、友善和可靠。 综上所述,吸引力毕竟不是玄奥莫测的。男人专注于长相,女人专注于资源,但人人似乎都期望伴侣友善、随和、可爱和亲切,男人和女人在这方面没什么差别。只要女伴姿色中等,只要男伴金钱足够,两性都想尽可能得到更多的热情和忠诚。到目前如果还有什么奇怪的话,邡就是女人不仪仅期望得到坚强的、强势的男人,而且还希望他们热情、友善和忠诚。如果你是位不易动感情、大男子主义的男性,么请注意了:如果在你的力量和权力之外表现出一些儿女柔情,女人会更为你陶醉。

2022-05-05 · 1 min · 觅桃君

优质异性定义的男女认知差异

有个“A男配B女等级论”很出名:假设男女生都分ABCD四档,按传统观念,A男找B女,B男找C女,最终D男和A女可能会被剩下。实际上果真如此吗? 首先关于ABCD的等级划分的定义就不明确。对于优质的定义,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难有统一的标准。这里讨论的是在相亲市场上最常见的一些情况,或者说统计学意义上的优质,而非个例。 从男性视角来看,外貌、年龄、性格和学历比较重要。女生的高学历和高收入不仅不加分,对于这些方面高于自己的男生来说,甚至可能是减分项:另一半给了自己无形的鸭梨​? 而从女性视角来看,外貌、资产和收入、性格和学历比较重要。老话说得好,“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个人魅力加经济实力才算得上是梦中情人的顶配。 有意思的是,不论男女,在相亲市场上外貌都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有看得明白的恋智型选手,但这样通透的同学毕竟是少数。 对女生来说,最大的误区在于:我有的你也应该有。举个例子,北京户口,主要的作用是孩子将来的高考落户。按照现今的政策,夫妻双方一人有户口即可完成这个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有京户,要求另一半也有户口的​目的是什么呢? 举个在所谓高端相亲局中的例子,女生年薪百万,要求男生不能比她挣得少。诚然,女生是极其优秀的。但殊不知年薪百万在人群中的比例有多​小,这种苛刻的要求自然大大减少了​可选择的余地。此外,从男生的视角来看,如果已经年薪百万,大可找一个其他条件更适合自己,而薪酬不​那么高的女生。毕竟自己挣得足够多,对另一半的要求可以在综合条件中加以取舍。 再有,家境优渥的女生有房有车,要求另一半也不可少,甚至要求无贷。​其一,打听另一方资产的行为觅桃君不是特别提倡,毕竟我们的主要关注点还应该在人的本身。其二,女性的慕强心理可以理解,但作为一名优秀的独立女性,可以重新思考一下这些条件是不是自己​择偶的必要条件。既然自己有房有车,基本可保生活无虞,何不追求下另一半对自己的温柔体贴和精神​层面的契合?也是另一种互补​。 所以双方的互选本身是个博弈​的过程。回到文初的问题,考虑到男女认知的差异,男生往往可以向下兼容,而女生在多数情况下难以做到这一点,所以在大都市中优秀女生找到匹配的另一半的难度也就​陡增。所以,最聪明的女生是在校园或在刚工作时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谓“上医治未病”,不要把自己放入尴尬的境地。稍逊一些的女生,如果可以看得通透,抓住主要矛盾,适当取舍也​可解决问题。最后还剩下了一批,​谓之:“单身一时爽,一直单身一直爽”,​倒也不错。​ 觅桃君劝诸君知己知彼​,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避免因为男女认知的差异​错过良缘。

2022-05-04 · 1 min · 觅桃君

为什么你的相亲成功率不高?

“ 考察前37%的人时,谁都不选;然后,只要之后的任何一名比前面所有人选都优秀,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他,不管之后是不是会遇到更好的。” 众所周知,相亲的成功率普遍不高,这一点很反直觉:大家来相亲,目的性是很强的,成功率应该比较高才对。所以,在相亲市场上两人看对眼几率小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又如何解决问题? 充分竞争市场,信息透明 相亲市场是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信息足够透明。也就是说很少见到两个条件迥异的人最终走到了一起。而在相亲圈之外,比如大学校园里,常常会看到美女配丑男或反之的情况。 两种场景下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是否对称。在相亲圈之外,男女比例不均,交际圈小,恰好认识了一个优秀的另一半都可能引起这种结果。而在相亲市场中,大家的条件都在明面上写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称,自然不愿意“下嫁”。但如果发现对方的条件显著地优于自己,自然愿意全力以赴,但从对方的角度考虑,肯定也不愿意接受一个条件不如自己的人,所以这段关系也就难以建立,总体的成功率自然不高。 眼光挑剔,下一个更好 相亲男女往往都有些阅历,正缘于此,对于对方的各项条件都会有苛刻的要求:身高体重,工作学历,长相性格,家庭背景,兴趣爱好。能满足各项要求的人本来就少之又少,即使存在,是否能出现在相亲圈中也就大大存疑了。 此外,一旦进入了相亲的圈子,就难以摆脱“下一个更好”的魔咒。业界熟知的八分钟约会,这种感觉尤为突出。 女士按照抽取的号码坐在相应的桌子旁;男士按照抽签安排和对应号码的女士开始交谈,每8分钟后,组织者会按铃,女士不动,男士按照号码移动到下一个交谈对象的桌子旁,开始另外8分钟的谈话,当您完成一定次数的谈话后,会有5—10分钟休息时间,参加者可以享用一些茶点,然后继续剩下的8分钟谈话。 对于这种形式,参与者很难对当前交谈的对象产生“就是你了”的感觉,而总会以挑剔的眼光审视对方,然后继续下一个。 幸存者偏差 进入相亲市场的人本身也存在“幸存者偏差”。如果自我要求和对对方的要求不是那么严苛,那么大概率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另一半,而早早地在校园或刚出校门时就解决了问题。所以,各方面都无可挑剔的人,在相亲圈出现的几率不大。 所谓“相亲就是一堆最不会搞定异性的人,去搞定最难搞定的人”,如此设定之下,谈何容易! 最优停止理论 有了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否通过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推荐大家了解一下“最优停止理论”,也叫“37%法则”,或者更通俗地解释,狗熊如何掰棒子才能掰到最好的理论,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下它的数学假设与推导: 考察前37%的人时,谁都不选;然后,只要之后的任何一名比前面所有人选都优秀,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他,不管之后是不是会遇到更好的。 具体的操作就是先在相亲市场中观察一段时间,知己知彼,然后基于这些观察,当遇到一个比前面都优质的对象出现,且没有自己完全不能接受的点时,即使没有完全达到预期,也尝试接受他。可能你能找到的最优解就是他,而继续盲目等待可能并无太大意义。 有时选择太多也是一种困扰。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2022-05-01 · 1 min · 觅桃君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