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芸芸众生中,到底什么因素会令两个人互相吸引?你的心仪对象又是否合适?觅桃君带你们看看爱情心理学中相似性和邻近性的应用。

相似性

“同性相吸,异性相斥”,还是“同性相斥,异性同吸”?学者普遍认同前者,认为相似的人比互补的人更容易互相吸引、成为情侣。研究指出,相似的性格特质、兴趣、人生观,都是令两个人互相吸引的重要因素。而且,价值观、政治取向和宗教信仰的相似度也会影响双方的吸引力。的确,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人更容易有共同话题并发展关系,在生活上也较能培养出默契、互相配合,且较少机会面对冲突和争执。

心理学的配对假说(Matching Yypothsis)提出,我们大多倾向和吸引度相近的人在一起,例如是外貌方面。平凡的人大多觉得男神和女神高不可攀,很少能够大胆接近并发展出情侣关系​。就如“神徒”或许会觉得“教主”是一个仰慕或崇拜的对象,虽然会有一点恋爱的幻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始终会保持距离,正如新歌《不可爱教主》那样。俗话说得好,“木门对木门,竹门对竹门”,其实也是有学术研究支持的。学者提出的“同质偏好”,就指出人倾向和自己社会背景相似的人交往并发展关系​,例如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社会地位等等。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但值得提到的是,我们认知上的相似性(Percieved Similarity)比实际上的相似性(Actual Similarity)更为重要。即双方主观上觉得对方跟自己有多相似,是更能影响一段关系​中的吸引力。一个关于快速约会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参加者在认知上觉得他们和对象愈相似,数据就能够反映他们对对象有愈高的好感度。现时的交友App也利用了这种心理倾向,告诉用家他们和某个建议对象有一些共同点,以提升他们接受配对的意欲。单身的你可以试试和对方发掘共同点。如果对方乐意,也可以和他们建立共同兴趣或目标。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迥然不同的人也有可能成为情侣,惟心理学上历来没有足够的相关研究支持。虽然互补型的关系可以鼓励我们接触更多新事物、新想法,带来刺激感和新鲜感,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找一个和自己相似的伴侣较有助发展长远关系。

邻近性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倾向喜欢自己熟悉的人事物。相关的心理现象名为“多看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指如果一个现象愈常出现、愈常被我们的看到,我们就愈会喜欢它。

不少学者研究过“多看效应”,例如Moreland and Beach (1992) 在他们的实验中安排了四位年龄和外貌相约的女士到一间大学课室上课,其中出席次数最多的一位,都被其他同学认为最吸引。另一个研究也发现,在大学城宿内,比起住在其他楼层的学生,住在邻房的学生更容易成为朋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起以前中学的邻座?或许你们一开始只是点头之交,但你们很快就会一起亲吻,一起去厕所,一起吃饭⋯⋯又或者你用交友App约对象出来见面时,有没有试过第一眼看对方时感觉普普通通,但在数次约会聊天后觉得对方也不错,好感度增加了?这就是“多看效应”的作用。

学者认为“多看效应”和演化心理学息息相关。人倾向对未知事物感到恐惧,但当我们对该事物感到熟悉时,就会有更多安全感,并产生正面观感。当面对人时,我们倾向把熟悉的人视为内群体——自己人,并且把不熟悉的人视为外群体——外人。而且,“多看效应”早在我们婴儿时期就出现。一项研究在实验中发现,比起第一次见的人,婴儿更容易对曾经见过的人展露出笑容。我们和某些人见面的次数愈多,就能掌握愈多关于他们的信息,认知到对方对我们无害。演化心理学家认为其中产生的安全感是令我们倾向喜欢较熟悉的人的原因之一。

可是,“多看效应”始终有它的限制。如果我们第一次和某些人相处时已经因为某些事而十分讨厌他们,“多看效应”未必能发挥其作用。毕竟,我们对一个人产生正面或负面观感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我们特别讨厌从事某个职业的人,那无论他们在电视、网络上出现多少次,我们都仍会因为他们卑劣的行为而感到厌恶。